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求财问计 >>涉农政策 >> 一号文件 >>正文
落实一号文件需要更多“新农民”
2012-3-12

落实一号文件需要更多“新农民”     

 编辑:田野     来源:半月谈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半月谈记者近日在山西、河南采访了解到,在“优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务农意愿不强的现实背景下,中央提出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切实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各地迫在眉睫的选择。《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3期)

农村实用人才一人带动一方

2月11日清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辛乡乐山村中农乐合作社的几十位苹果种植户早早就汇聚一堂,等待当日9点钟开始的一个关于苹果栽植和管理技术的农业科技讲座。讲座开始后,主讲人满口乡土语言,通俗易懂,听者仔细认真。“从花前如何给果树补养到果园春季管理,咱可是长见识了。”平宜村果农姚建波听完讲座后兴奋地告诉半月谈记者。

主讲人是夏县水头镇后堡村果树“土专家”何巨才。作为一名普通果农,他针对现有普通大冠型苹果树的弊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自主研究“结果早、品质好、产量高、容易管”的密植园主干形苹果树形的种植方法,并大获成功,使苹果种植效益亩均提高二三千元。
在何巨才的带动下,后堡村千余亩果园改种了主干形苹果树。

不仅如此,农闲时节,他还喜欢骑上摩托车四处转悠,不管走到哪家果园,只要看见管理得不好,他就会下车细心教授。几年来,老何接待了数万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民,同时还在运城市的芮城、临猗等县以及河南三门峡、陕西渭南等地开办了数百场讲座。

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赵营乡,则出现了900多户、2700多人的外出包地专门发展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分别占全乡农户总数的12%和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赵营乡小韩村外出租地的村民有300多户,占全村的1/3多,每年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近3000万元。

村支书耿金恩说:“我们算过账,现在外出的300多户平均每户包地150亩,一年两季,一季粮食能挣回全年的种地成本,一季棉花算净挣,一亩棉花收入2000多元,每户一年至少就是几十万,收入比打工多得多,还稳定。”

赵营乡党委书记徐建立说,近两年他们加大与外地的沟通联系,维护包地农民的利益,鼓励包地大户返乡创业,目前返乡农民创办的企业已经达十几家。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大量农村的实用人才,在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训实用人才、培养职业农民成现实选择

半月谈记者在山西、河南两省采访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各地依托“阳光工程”等国家项目,大规模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的的培训。其中,山西省5年间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50万人,河南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1.8万人、转移就业95.7万人。然而,进入新时期,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目的的培训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裴峰告诉半月谈记者,一方面,在过去几年中,大量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培训,转移到城市就业;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于是造成在广大农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农民越来越少,将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河南省农业部门的调查也表明,从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从业状况和培训情况看,务农劳动力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五多五少”:即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年龄大的多,青壮年的少;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受过系统培训的少。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由于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出走,一些地方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失去了对象,农业生产特别是单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农村的公益事业无从开展。

河南省农业厅相关专家表示,这种状况不改变,就难以适应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总体要求,难以适应全社会对于农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档次提升、结构改善、安全放心的客观要求,也难以适应农民自身创业兴业、增收致富的现实要求。

裴峰表示,要改变上述状况,保障农业、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必须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大规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发挥实效尚需机制创新、政策支撑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部分省份在对转移型农民进行培训的同时,也对农村实用人才等新型农民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山西省提出,每年要培训100万名新型农民,具体包括大规模开展普及性实用技术培训、多层次职业农民培训、宽领域实施农民创业培训等。河南省制定下发了《河南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十二五”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培训职业农民125万人。

目前,在具体培训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弊端:

1.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一些地区对区域内农村实用人才的底数不清,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扶持,农村带头人效应不能充分发挥。

2.缺乏激励机制。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负责农民培训的吴秀云告诉记者,农民职业化的许多细分工种资格鉴定往往是在培训后,由农民自愿付费进行资格考试,但现实中资格鉴定证书的实用性不大,使得农民职业培训的“考证上岗”自愿性不强。

3.传统培训模式不够灵活多样。农民受地域、习惯、农时等因素影响,不能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集中长时间学习。

裴峰建议,对农村实用人才以及职业农民的培训与使用,需要创新机制,更需要政策支撑。

第一,要完全明确其公益性定位,确保财政支撑的持续性,特别是对一些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要进行大力扶持。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激励,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对区域内实用人才摸清底数、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对带动能力强、实绩突出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三,要健全机制,畅通农村实用人才在获取学历、技能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渠道,加强对参训农民的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兴业。

第四,要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引导和扶持教育教学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开办“田间学校”,争取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猪圈羊舍,突出培训的实效。(半月谈记者 晏国政 李鹏)
即时通邀请您参与最新话题的讨论,点击进入 (责任编辑:贺大为)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