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未来农村 >>正文
未来新农村什么样 烟台亮出“时间表”和“效果图”
2012-3-10

 

未来新农村什么样 烟台亮出“时间表”和“效果图”

来源:水母网

  决策层声音

  “建设新农村,要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

  “建设新农村要有新气象、新家园、新环境,这是农民普遍关心的事情。”

  “要注意抓一批新村建设典型,树立示范样板。 选择像龙口南山、莱阳濯村、栖霞国路夼和招远栾家沟那样不同类型的‘新村’典型。”

  “要抓住村镇规划这个‘牛鼻子’。规划是蓝图,可以使群众振奋精神、增强信心;规划是尺子,能够使大家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规划又是龙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

  ———1月5日,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暨小康村创建表彰会议上,焉荣竹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并强调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时间表”年内完成60%的村庄规划

  水母网1月18日讯2006年6月底前,各县市(区)将全面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并上报成果,由市规划局统一组织专家评审后,8月底前汇总完成全市村庄布点规划。

  在此基础上,全市100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年内也将全部完成,已经完成的,也要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完善。尤其是全市15个省级中心镇,年内将全部完成总体规划修编的评审报批工作,并全面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重点配套开展水、电、暖、气等专业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至2007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调、网络健全的全市村镇规划体系。

  关于城郊新农村规划,年内将编制完成1000个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近郊村和园区村规划。其中,市区年内全部完成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近郊村和园区村改造规划,各县市完成50%的近郊村和园区村改造规划,力争利用两年的时间全部完成。

  2006年,我市将完成60%的村庄建设规划,到2007年完成6000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其中,全市1000人以上的中心村规划,要确保年底以前全部完成。在全市村庄布点规划指导下,各县市(区)或乡镇将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统一编制区域内所有村庄的规划。

  按照进度要求,年内各县市将重点推出5-6个新村建设规划示范点,市区则会推出8-10个新村建设规划示范点,每个乡镇、街道也要完成两处以上中心社区改造的规划设计,以点带面,实行规划设计示范。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部门将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意愿,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分出新建、改造、环境整治、规划控制等基本类型,确保村庄规划编制质量。

  “效果图”新农居里享受城市生活

  配套的水电暖,方便的公交车,完善的社区管理,未来的城郊新农村不再与城市脱节。我市的城郊农村将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或就地改造,或集中迁建成为城市社区,一步规划到位。城郊农村的人们会享受到“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城市化”的城市生活,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与功能的配套规划相继出台后,城郊农村在水、电、暖、气和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将实现与城市完全融合对接。

  新农村里的农民新居什么样?这个谜底将于今年4月揭开。我市将推选10套特色鲜明的优秀农居规划设计,作为示范样本。各县市(区)将组织高水平设计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设计一批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节材、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宅,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指导和服务。4月,市规划局将组织“优秀民居设计”比赛,对各县市区提报的“民居设计”公开展示,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评选,评选出的10种优秀“农居设计”将在全市推广,指导农民建设称心如意的“小康”房。本报记者张景亮

  “老村”的企盼

  龙口市芦头镇芦头村有两个不同的居民区,南面是新村,北侧是老村。

  走进新村,目之所及是宽阔平整的主干大街,挺拔的法国梧桐和艺术造型的街灯列阵两旁;沿街两侧,小学教学楼、标准化幼儿园、村民娱乐广场次第排开,散发着浓浓的现代气息。

  新兴小区郭慧秋的家有120平方米,三个卧室,两个卫生间,典雅的装修、先进的音响以及现代的厨卫用品,让人不仅心生诧异———这真的是一个农民的家居?“在俺村,其实各家都差不多,大同小异。”女主人郭慧秋道出了芦头村人共同富裕的现实。老主任王功先说,村里已经累计投入5800万元进行新村建设,全村400多户人家住进了别墅楼或单元楼。

  “眼前这片老村今年也要列入重建规划。”顺着老主任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芦头村的“另一个世界”,那是一片与新村格格不入的村落,古老的房屋远远看去斑驳而萧条。“过不了几年,这儿也会立起楼房,省出来的面积将变成耕地。”老主任说。

  沿着新村北侧泥泞的小路,记者走进了这片被村民们称作“博物馆”的老村。只见废墟与破旧的平房间隔交错,垃圾、煤渣堆在路边,两条泥路勾勒出一个凌乱残缺的框架,与咫尺之遥的新村形成强烈对比。

  走进栾淑敏大娘家,她正和儿媳妇坐在炕头上做针线活,十几平方米的屋子狭窄而拥挤。“看看人家新村的生活,这老村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尽管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但聊起老村生活,栾大娘已经没有丝毫的留恋。她说,以前没有新村的时候,住在这儿倒没啥想头,可是眼看着南面的新村修起了大道,立起了高楼,这心里就打起鼓来。你就看这村道,逢上下雪下雨就出不去了,一到晚上更不敢出门,人家新村搞啥活动,俺也只有羡慕的份。”

  “不过苦日子快熬到头了,俺快搬进新村了。”儿媳妇在一旁答腔。原来,栾大娘的两个儿子已在新村买了楼房,今年上半年就能交房。“以后就能和新村的那些老姐妹一起扭秧歌啦!”栾大娘说笑着,对未来的新村生活满心憧憬。本报记者张景亮 通讯员 刘彦鹏 本报记者 柳昊杰 摄影报道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